
漳浦县作为闽南水产养殖的核心区,其对虾高位池养殖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。2011年以前,漳浦高位池冬棚放苗密度可达40万/亩,养殖不到20条/斤很少有人会出虾,亩产过万斤的塘口随处可见,甚至最高亩产一度超过20000斤。“一冬暴富”并非神话,“漳浦奇迹”不断上演。柯姐于2010年进入漳浦养虾,在佛昙建了6口高位池,正是瞄准了这个风口,准备大展拳脚。
然而,从2012年开始,海水富营养化、夜光藻等不良藻类爆发、弧菌反反复复爆表、EMS、黑斑病等问题接踵而至,疯狂肆虐着漳浦高位池,冬棚养殖成功率迅速被拉低至30%以下,甚至一些客户连放三次苗仍颗粒无收。在此大背景下,柯姐从2012年-2015年连续四年亏本,6口池子每年亏损超过50万元。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开始调侃:看这个女强人还能撑多久!
2016年冬棚,两个台风让原本恶化的养殖环境雪上加霜,“十养九亏”成了漳浦高位池惨淡而又真实的写照,一些老板不得不转养其他品种,而更多的老板只能选择空塘外出打工。
在行业的一片哀鸣声中,突然传来了柯姐丰收的喜讯:95天30条,6口池全部成功,高峰期一天可以投喂1200斤饲料,平均亩产超过6000斤!
正当大家怀疑柯姐的成功是否纯属偶然时,柯姐首次尝试夏季养殖,再次用一张新的成绩单惊爆众人眼球:3月25日投苗,9月1日抓虾,出虾规格14条,平均亩产8000斤,最高产的两口分别为16200斤和19200斤!
谈到自己七年来,如何从屡战屡败、连年亏损到柳暗花明、连战连捷,柯姐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经验——
-
一、硬件管理齐升级
柯姐多次参加海大组织的交流学习活动,从长乐“虾神”林健青和闽南高位池的“虾神”林全金那里,得到了不少养殖锦囊。
锦囊一:如何改造成长乐的双排污系统?
第一步:将原排水管井口处改三通管、双排孔即可;
第二步:排污口上方安装锥形钢板,钢板小孔可排水,底部留圆孔可排死虾和垃圾;
第三步:出水井设计,将平常拔起排污的直管的一端改成三通管,三通管近底部可加套2米长的密网(。平时观察损耗情况时,通过滑轮提起铁球,拔出排污管后,迅速将三通管插入,死虾就被排入网袋中。操作简单,便于观察,改造的费用不超过1500元即可。
锦囊二:利用沙滤净化水源
近年来海区水质恶化严重,而普通养户对于水源处理的重视度不足。林健青指导柯姐,可利用佛昙沙滩的条件,通过沙滤净化水源。具体操作如为:在海边沙滩打沙滤井,深度必须达到4-6米,配备11千瓦的水泵两台抽水。净化后的水质有机质含量大大降低,弧菌未检出。在一些不具备沙滩条件的地方养殖(如福清高位池),建议配备蓄水池进行水源处理,有助于提高养殖成功率。
柯姐沙滤井水源指标检测情况
锦囊三:合理控制水位,保证充足溶氧
柯姐原来和多数养户的想法一致,“水深存虾多、深水养大虾”,因此养殖过程的水位通常在1.8米以上。但林健青指出,高位池的水位控制十分重要,并非越深越好。水位过高,换水的效率降低,用药的成本增加,更重要的是增氧机打不到底部,增氧和排污会大打折扣,虾子很容易发病。虾神现场指导后,柯姐果断将水位降到了1.2米,养殖全程水位很少会超过1.6米,虾子确实活力更强、吃料更好了。
锦囊四:夏季清水投苗
夏季水温不断上升,与冬棚有明显的不同,养殖户不能因循守旧坚持肥水放苗。夏季做肥放苗,极其容易出现水浓倒藻、坏底发病的情况。因此,林金全建议,进水消毒、解毒、补菌后,即可放苗。为防止强光对虾苗的应激,可使用黑精灵10斤/亩进行遮光。